心理学家卡尔·荣格把人分成“内向型和外向型”。
内向的人,话少,在群体里很不起眼,多一个少一个都无关紧要;外向的人,喜欢表达自己,很容易变成朋友,也能引领群体行为。
人格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了一个“唤醒理论”。大概意思是说,话少的人,更能够精准地辨别和选择信息,他们在关系维护、情感交流上不愿意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。
扪心自问,你去社交的时候,应该是抱着“多个朋友多条路”的想法去的。若对方半天不开口,显得很冷,你就像遇到一股寒流。
因此,建议你要远离话少,不太合群的人。与其被对方冷落,不如体面地结束关系。
01
他的骨子里瞧不起你,你不必主动搭理。
我们要知道这样一个社交逻辑——人家不说话,也许只是在你面前沉默,在别人面前,是无话不说的。
也就是说,他明显把你当成外人,处处设防你。他的内心世界,工作情况,家庭状态,都不愿意让你知道。
你就是送礼给他,他也会及时退回,或者回敬你同样价值的礼物,传递一个信号:他不欠你什么。
你请他吃饭,也是敷衍的样子。也许最先离席的人,就是他。
他在你的面前,相信一个道理——老虎和狮子总是独行,狐狸和狗才成群结队。
不说话,不合群,就是在反复告诫你,“离远点”。
有人说:“不是你的菜,别伸筷子;不是你的伞,别去躲雨。”
他总是和你保持距离,就像两条平行线一样。你就不要一直讨好了。你主动去搭话,都显得多余。
并且,这样的他,是城府很深的,他会通过社交,洞察到你的情况,在某些地方,是会利用你的。社交的主动权,始终在他的手里,也就便于他拿捏你。
作家鲁迅说过:“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。”
你不应该是被轻蔑的人,还是把对别人的热情,都留给你自己。
02
他固执地做自己,不会迁就你,很难相处。
我们为什么要社交?社交的动机是什么?
哈佛大学前讲师乔拉米卡利博士在《共情力》中给出了答案。
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共情,可以揭开人生的伤疤,通过安慰,帮助,引导等,让人变得坦然,最终在社会繁杂压力的包围下取得生活的平衡。
生活很繁琐,也有各种各样的压力。你若是遇到了对的人,彼此打开话匣子,能够陪伴,能在同一个频道,那么你的压力就会得到释放。
反之,你和不说话,不合群的人在一起,你只是一个人倾诉、吐槽。就像对着一堵墙,说了什么,都回过来。这就难受了。
《晋书·列传三十九》有一个故事。
当年,王导的家族很大,家族里的王敦起兵造反。朝廷为此追究王导的责任,按照律令,当诛杀几族。
王导很害怕,跪在皇宫前,想要保全家族。
官员周伯仁进宫时,王导苦求:“伯仁,我家几百口人,请您多关心啊!”
周伯仁没有回话,直接进宫去了。
到了宫里,周伯仁为王导求情,又写了奏折,诚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。但是这一切,周伯仁都没有告诉王导。
后来,王敦起兵的势力越来越大,还大开杀戒,针对那些有过节的人,一律不留情。周伯仁“不帮忙求情”,自然在杀戮之列。
直到有一天,王导看到了周伯仁的奏折,才恍然大悟。也为此痛哭不已。
当我们为周伯仁惋惜的时候,还应该想一想,他不说,也不能好好与人相处,这就怪不得被“误解”了。
人与人相交,谁都没有义务去猜想对方的心思。靠猜想,是会走样的,误会越来越多。
既然彼此不能走进对方的心思,也无法兼容,那就不如各自安好。正所谓,话不投机半句多。
03
他随时可以走开,没有什么人情味,很容易伤害到你。
俗话说:“多情总被无情伤。”
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,情侣,关系就像两个人拉皮筋。
若有一天,谁放开皮筋的一端,那么另一端的人就会被伤害。
你愿意变成被伤害的一方吗?答案应该是否定的。
我们观察一席饭局,那个不合群、不说话的人,大家就当他不存在,他忽然开溜了,也没有人在乎。
非常明显,人家到饭局上,是应付了事而已。你若是强求他留下,反而让他很不舒服。
人一旦变得冷漠,那么他就坚持“趋利避害”。一旦有麻烦,灾祸,就逃之夭夭。他才不顾及曾经一起吃饭的关系,也不会认为你的朋友。
一个人,总是把伤害留给你,你还和他交往,这就是践踏自己了。
在人际关系中,我们总是要学会自我保护。人敬我一尺,我敬人一丈;反之亦然。
04
作家冯唐说过:“一只鸟敢站在脆弱的树枝上,不是它信任树枝,而是信任自己强大的翅膀。”
不管什么类型的社交,你最应该相信的人,是自己;最能依靠的人,是强大的自己。
当你有本事的时候,周围的人自然会多,你还有了社交的选择权。
遇到那些话少,不合群的人,你也保持距离吧。把时间用在学习,工作,生活上,提升自己,比讨好他人,更加重要。
从外表看,话少,不合群的人显得稳重,办事靠谱,但是你无法靠近他们,又有什么用?
看不透的人,不看就是了;靠不拢的人,走开就行了。
如果他惜字如金,那么你就沉默是金。